EN

科技奖励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成果 科技奖励

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中药公司,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北京联馨药业有限公司

获奖情况: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于德泉  朱秀媛  柳雪枚  李世芬  姚乾元  严崇萍  刘厚起 高益民 王文杰  程桂芳  沈祥龙  肖 宣  郭 经  庾石山  章 菽)

                199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于德泉 朱秀媛 柳雪枚 李世芬 傅俊一 姚乾元 严修泉 刘厚起 杨拾宁 高益民 王北婴 王文杰 程桂芳 严崇萍)

简 介

麝香系麝脐下腺分泌物,属珍稀中药材,具开窍醒神、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长期猎麝取香,麝资源严重破坏,我国已于2003年将麝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因此,麝香药源紧缺,伪劣掺假品充斥市场,严重影响中成药质量和用药安全。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立项,卫生部药政局和中国药材公司联合下达研究课题,在国家科委“六·五”攻关等项目的资助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作为技术牵头单位,于德泉院士为首的团队展开了系统的人工麝香研究。

1993年卫生部批准人工麝香为国家一类中药新药。

“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攻克了影响产品生产系列技术难关,确定了关键工艺条件和技术参数,创新性地建立了产业化核心技术,成功实现规模化生产。自1994年投放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推广应用,人工麝香与天然麝香等同使用这一结果已为众多用户所接受。在全国先后有3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千家制药企业、科研院所、医院制剂使用过。目前全国每年基本用户在400家左右,包括以人工麝香为原料的中成药和蒙药、藏药、维药等民族药的生产,剂型涵盖丸、散、膏、丹等传统中药剂型和喷雾剂、注射剂等现代制剂。发展至今含麝香常用中成药品种约有400余种,形成很多国宝级的急救用药或特色药,如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上海和黄药业的麝香保心丸、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品种,保障对含麝香中成药、民族药的传承与发展。2015年,“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人工麝香自投放市场以来,收到广泛好评。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成果属于国内外首创,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为重大科技成果,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人工麝香作为中成药原料药惠及众多制药企业,保证了400多个中成药品种正常生产,建国以来麝香长期不能满足需求的状况,由于人工麝香规模化生产而一去不复返了。人工麝香使得老品种满足供给、新品种得以推广、在研品种提供保障,从而保证了对含麝香中成药、民族药的传承和发展,满足中医临床用药需求。

1994—2017年,人工麝香投放市场总量140吨,相当于保护我国野生麝资源4000万头,彻底的改变了传统“杀麝取香”的方式,为我国麝资源恢复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工麝香累计销售额达到了80亿元。上缴利税18亿元;每年带动相关中药企业超过300亿元工业附加值,为各地方政府利税做出了重大贡献。

4-we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