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机构设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机构设置> 研究机构> 药物制剂研究室

药物制剂研究室

科室副主任

科室介绍

(1) 基于糖脂代谢调节路径的靶向递送系统设计

(2) 基于肿瘤靶向治疗的纳米载体构建与递送系统研究

(3) 基于免疫靶向治疗的口服纳米制剂设计与研究

(4) 蛋白多肽类药物纳米载体构建及其粘膜和口服递送系统研究

(5) 雾化吸入关键技术与递送系统研究

(6)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及缓控释制剂研究

(7) 分子掩矫味及口服促吸收关键技术研究

(8) 新型基因传递系统的开发

(9) 生物大分子给药系统的研究

(10) 肿瘤联合免疫治疗

(11)中、西药物尤其是特殊人群药品(如儿童、老年、妇女等)的新剂型及制剂产品

(12)高端辅料及复杂制剂的关键技术

(13)重大疾病精准治疗

      1、天然降糖药物桑枝总生物碱

由药物研究所刘玉玲和申竹芳教授领衔研发,获多项国家重大专项以及省部级基金支持,拥有四国专利授权。20203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同年进入国家医药目录,获十三届健康中国十大创新药(国内)榜首等殊荣。

2、紫杉醇肿瘤靶向脂肪乳

紫杉醇肿瘤靶向脂质乳,系国内外首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品具有配制简便、不需抗过敏预处理、毒副作用低、耐受剂量高、疗效更优的优势。该品已于2019年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计划于2021年启动临床研究。

3、聚合物胶束研究平台

构建了基于PEG-PLAPEG-DSPEPEI-PLA等载体材料的聚合物胶束,相应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药学期刊Bio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等杂志,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1项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4、基因药物递送系统研究平台

构建了基于PEI、壳聚糖、多肽等基因药物递送系统,用于肿瘤的刺激响应性释药和靶向治疗,相应的研究成果发表在BiomaterialsTheranos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等杂志,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

5、口服释药系统研究平台

构建了基于胆盐修饰的口服纳米递送系统,用于递送抗肿瘤化药、治疗糖尿病的多肽等,证明了该递送系统在药物口服递送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相应的研究成果发表在Biomaterials等杂志。

6、经皮给药制剂平台

以聚丙烯酸钠为骨架材料,制备冰片介导的盐酸伐地那非贴剂,用于治疗儿童肺动脉高压;制备坏血酸修饰的盐酸青藤碱的传递醇质体,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此两项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杂志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杂志)

7、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研究平台

开发了一种胶束,用于实现小檗碱(BBR)的肝脏沉积。在胶束的帮助下,BBR在肝脏中的积累增加了248.8%。为使用纳米技术促进天然药物改善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肝脏靶向策略提供了验证(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09852-0) 

8、固体脂质纳米药物递送平台

制备并比较了冰片改性的化学固体脂质纳米粒 (BO-SLN/CM)、冰片改性的物理固体脂质纳粒 (BO-SLN/PM)以及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的体内外疗效。结果表明,BO-SLN/CM具有更低的毒性和更好的脑靶向性。(此研究成果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杂志,doi: 10.2147/IJN.S161237